北路智控:拟投资约6亿元建设矿山智能驾驶产业化基地项目
7月21日,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矿山智能驾驶产业化基地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研发矿山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驾驶矿卡等产品,推动矿山智能化转型,预计5年内完成整体投资,2030年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8亿元,税收贡献约4000万元。
当前,矿山智能驾驶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以易控智驾为例,其无人驾驶矿卡已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露天煤矿中实现规模化应用,部署数量超过1400台,覆盖煤矿、金属矿、石灰岩矿等多矿种,市场占有率近50%。通过自主研发的“御石”新能源线控平台和“著山”分布式技术架构,易控智驾实现了单矿400台以上无人驾驶矿卡的高效协同作业,车辆最快3天即可投入生产,单车无人驾驶最高运营里程超3万公里,运输效率达到人工驾驶的80%以上。
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政府正积极推动矿山智能化转型。国家层面,《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到2025年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运输,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地方层面,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积极响应,推动矿山智能化时间表落地。市场数据方面,2024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2500辆,较2023年增长超120%,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0辆,渗透率达20%。
矿山智能驾驶的商业化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以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为例,370台无人驾驶矿卡中310台为增程宽体车,实现“去安全员”运行,累计运输土方量居行业前列。通过智能云控中心远程调度,结合高精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技术,事故率显著下降,运营成本降低30%。铜陵海螺石灰石矿山的应用也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24台无人矿车替代24名驾驶员,仅需4名运维人员,运输总量超1000万吨,单线效率达人工的85%以上。
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是未来发展的核心。5G、AI、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的融合,推动矿山智能驾驶向“全矿无人化”迈进。准能集团通过5G网络升级,试点“5G+无人卡车、远控电铲、智能化工程辅助设备”协同作业,实现区域无人化生产。同时,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智能化标准体系。产学研用协同生态的形成,加速了技术适配与数据安全问题解决,为全流程智能化奠定基础。
南京北路智控的产业化基地建设,恰逢行业爆发前夜。通过引进防爆新能源线控车辆装备智能化、井工矿复杂环境精准感知等前沿技术,项目将强化公司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技术研发+批量化生产”的模式,不仅响应政策号召,更契合市场对高效、安全、绿色矿山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最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