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商用车市场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栏目:资讯   作者:山歌   发布时间:2025-01-10 00:07   阅读量:6923   

岁末年初,国内主流商用车企业相继举办商务年会,在总结2024年发展成果的同时,还对2025年行业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对此,《中国汽车报》记者梳理了各大主流商用车企业在年会上释放的关键信息。

2024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货运行业运力过剩及油气价差波动等因素影响,国内商用车市场回暖不及预期,整个行业仍处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展望2025年,我国商用车市场形势或将有所好转,新能源化、智能化及海外出口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与此同时,深化转型升级、行业洗牌重构、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挑战亦不容忽视。

或迎周期上行的新起点

尽管2024年国内商用车行业景气度不高,全年销量或难达预设的400万辆目标,但对于2025年商用车市场走势,业内普遍持积极预期,即整体需求将有所提升,加之结构性机会带来的增量,我国商用车市场有望迎来周期上行的新起点,整体销量或将好于2024年。

这一乐观预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划定“2025年宏观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大方向,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稳住楼市和股市等措施。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这将为商用车产销稳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新能源化、智能化技术加速演进,为商用车企业提供更多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呈现出强劲替代趋势,1~11月累计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31.1%,占商用车总销量的17.2%。2025年,随着“双碳”目标快速推进,以及重型商用车四阶段燃料消耗限值和商用车积分制等政策标准的落地,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助力市场复苏。

三是出口市场形势依旧乐观。近年来,我国商用车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量逐年增长。展望2025年,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但随着技术升级、产品力增强及出口模式从贸易出口向投资出口转变,国际市场对中国商用车品牌的认可度有望持续提升。因此,出口市场仍将是重要增长点。

四是老旧车辆淘汰带来更新需求,为新车销售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一般而言,商用车更新周期为5~7年,上一轮更换高峰期出现在2019~2020年。据此推算,2025年将步入新的替换周期。与此同时,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以及国四标准车辆淘汰更新工作的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地区出台国四标准车辆淘汰更新政策,为商用车市场带来置换机遇,进一步支撑新车销量增长。

在上述多重积极因素的驱动下,2025年我国商用车市场预计将止跌回升。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资源与数据处副处长、商用车市场研究业务负责人谢国平预测,2025年国内商用车市场需求总量有望达到410万辆,同比增长6.5%。

综合各家主流商用车企业商务年会释放的信息,不难发现,他们对2025年商用车市场也持乐观预期。具体而言,中重卡市场有望迎来小幅回暖,总销量预计达105万辆;轻卡销量预计为50万~55万辆,实现同比小幅增长。此外,客车市场需求总量预计与2024年持平。其中,大中型客车、新能源公交客车、农村客车等细分市场将有所增长。

出口、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仍是重中之重

2025年,在多方因素共同发力下,我国商用车市场需求预计将步入常态平稳运行轨道。按照当前行业对需求趋势的判断,新能源商用车和出口市场将成为支撑市场稳步增长的两大关键驱动力。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行业普遍认为,“双碳”目标将推动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促使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实现从温和增长向爆发式增长迈进。特别是新能源重卡,其在中短途应用场景的优势逐渐凸显,市场增长潜力被普遍看好。

根据多家主流商用车企业预测,2025年新能源中重卡渗透率或达到20%,新能源轻卡渗透率有望达到28%至30%。基于此,2025年各家商用车企将加速向新能源车型领域转型,加大对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及市场的布局。例如,陕汽重卡已将2025年新能源卡车销量目标大幅提升至2万辆;福田汽车则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销量将突破100万辆,渗透率超30%。不仅如此,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用户对大电量、轻量化、快充、长寿命的新能源商用车需求愈发明确,这些将成为企业竞逐的焦点。

海外市场作为我国商用车行业另一重要增长极,预计在2025年将继续推动商用车行业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重汽预测,2025年,中国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销售45万辆重卡,同比增长2%。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非洲、东南亚、中东等经济快速发展、基建活跃的地区将是全球重卡的主要增量市场。

此外,从各企业年会及合作伙伴大会传递的信息来看,海外市场已成为各大商用车企战略布局的重点。例如,一汽解放推出“SPRINT 2030”国际化战略,旨在实现国内外产品同步发展,并将工作重心由市场国际化向品牌国际化转变。

对此,有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商用车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国产重卡在品质上已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先发优势,能有效替代国外重卡车型,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在客车领域,得益于技术、成本及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2025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也将保持增长态势。

洗牌与重构步伐不断加快

总体来看,政策及市场因素助推下的结构性替代需求,将是2025年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增量。同时,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商用车的崛起,以及海外市场的爆发也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商用车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间的争夺战已全面打响。在此背景下,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分化格局。一方面,头部企业在市场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弱势企业则面临经营困境,2024年已有汉马科技、南骏汽车、少林客车、上汽红岩等商用车企业陷入经营危机或破产重整。

可以预见,在行业加速重构的大潮下,2025年商用车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产业格局将进一步调整,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各细分领域将步入淘汰赛阶段。因此,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不仅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充分把握产业趋势和市场机遇,更要勇于自我革新,强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组织管理效能等核心能力建设,以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灵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存量市场竞争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意识到,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正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更为紧密、复杂的一体化合作伙伴关系。各家企业将商务年会更名为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也充分说明车企加速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的决心。这不仅是多方共谋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并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报记者 李亚楠《中国汽车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