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风雨雷电”到全球气象共鸣:一套书签的文明对话密码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6月17日报道:在上海市气象局,首届上海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国际培训班上,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员手拿精致的“上海气象书签”发出感叹:这‘风、雨、雷、电’不仅仅是符号,更像是在述说气象故事。”
培训班上,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气象领域学员和全国气象部门数十位学员手中,这套散发着东方意蕴的书签成为了跨越文明的对话媒介。这套由上海市气象局机关党办指导、松江区气象局设计制作的气象书签,将华夏文明源头——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风雨雷电”作为核心设计。“风”字如气流拂过,“雨”字似水珠滴落,“雷”字若惊雷滚动,“电”字恰似撕裂天际的锋芒。这些镌刻于龟甲兽骨上的象形文字,是先民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记录,如今在上海气象人的手中,完成了从古老符码到精神图腾的华丽蜕变。

在上海气象人的精神谱系里,“风雨雷电”早已超越自然现象本身,升华为独特的精神支柱:“风”象征“百分百开放”的胸襟,以海纳百川拥抱世界;“雨”体现“百分百责任”的浸润,让服务精神渗透每一次实践;“雷”彰显“百分百担当”的果敢,于危难时刻展现使命必达;“电”凝聚“百分百创新”的锋芒,以科技突破引领行业前行。
而孕育了这一精神谱系的,便是书签背面那句有力的中英文誓言: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准确,但我们将尽百分百的努力。“两个百分百”上海气象精神——对客观局限的清醒认知与主观能动性的极致发挥,构成了上海气象人最深沉的精神内核。正如一位毛里求斯学员所言:“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它道出了全球气象工作者的共同挑战与信仰——追求极致,永不言弃!”
这种跨越国界的共鸣,正呼应了一个重要时刻——6月10日“文明对话国际日”。气象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各国气象人语言文化各异,但对精准服务与使命担当的执着追求,却形成了无需翻译的通用语言。这套小小的书签,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载体,为构建人类气象命运共同体铺就了文化路基。
当这套“上海气象书签”被国际学员珍重收起,它已超越普通文创,成为一条坚韧的文化纽带。一头系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与“两个百分百”上海气象精神的赤诚信念,另一头则伸向构建人类气象命运共同体的辽阔未来。书签虽轻,承载的却是气象人面对浩瀚自然时共同的谦卑与勇气。这上海气象精神,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跨越国界的担当:在无法预测的风暴面前,人类以百分百的尽力,书写着文明面对未知的共同尊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辽宁成大为子公司提供1,000万元担保
- 家庭光伏安装进入零门槛时代,阳光新能源联合工商银行重磅发布“惠阳光2.0
-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将获系统性价值重估?
- 天眼新知 — 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并行:2025年618电商节揭示产业新动向
- Labubu成黄牛赚钱利器,全国现存潮玩经济相关企业超5.2万家
- 最高法剑指直播货不对板,今年直播电商相关企业已新增超5.8万家
- 电动自行车远光灯被指隐患大,全国现存电动自行车相关企业超96.6万家
- 多高校毕业论文AI检测率遭质疑,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去年达到近年来顶峰
- “物美”也可“价廉”,六边形战士传祺GS3影速限时7.08万起!
- “科技”与“狠活”打造出的金奖西瓜,你尝过吗?
-
最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