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老街逆袭:文化修复激活新流量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栏目:精选   作者:子墨   发布时间:2025-05-22 12:06   阅读量:10024   

以2025年“五一”假期为观察窗口,经济观察报政研院联合高德云图发布《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聚焦全国116条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气变化。数据显示,非地标性街区因修缮开放或创新运营,成为客流增长“黑马”。

武威文庙历史文化街区以144.73%的同比增幅位居榜首。这条街建成于明正统四年,保持着庙学合一、文昌宫与孔庙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体格局。难能可贵的是,这条街区保留了从明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是研究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内在关系的重要实例。

1927年的武威8级大地震,老街建筑群轰然倒塌,只留下断壁残垣。直到2020年,武威市政府启动修复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明清风格,街区内的儒学院于2024年9月重新开放,随之吸引了大批游客。

可以说,这个五一假期,是武威文庙老街以崭新的面貌第一次迎接五一,由此也引来了游客的激增。这个假期,武威市推出了免门票开放、免费停车以及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吸引游客的措施,文庙街区还特别打造了“五一限定集市”,以此来攒人气。

除武威外,广州长洲岛、赣州灶儿巷、宝鸡长乐塬及佛山梁园等街区增幅均超50%。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在TOP10榜单中占据五席。长洲岛街区以军事历史而著称,这里不仅是黄埔军校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整体改造后,于2024年重新开放,提升改造后,这个片区不仅解决了交通不畅的问题,还成为一个主题文化街区。在黄埔军校剧场,游客还可以现场观看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

在增长最快的街区中,佛山市以三条街独占鳌头。这得益于佛山市在五一期间策划并推出的超400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涵盖音乐、非遗、演艺、赏花等多种体验,佛山大草地音乐节和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两场音乐会,吸引了巨量的客流,凭音乐会票享优惠。例如,作为清代岭南古典园林佛山梁园,采取了持音乐会门票享门票8折优惠,逢周六免费开放的措施。这些措施,都给老街增客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东华里曾是佛山“第一街”,保留着清代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2007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佛山史上最大的三旧改造工程”,动迁9000户近3万居民,力图恢复这条老街的历史风貌。不料,改造和修缮工程居然迁延日久,围蔽了18年,《南方都市报》为此曾批评道:18年足以让孩童长成青年,却未能让一条市中心的国家级文物古街重焕新生。

直至2024年,这条老街终于逐步掀起了重光的面纱,也迎来了游客的热烈追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